乾清宫的殿门终于在宫人们焦急的目光下,缓缓打开,只见崇祯帝一脸愁容,但已经镇定许多了。
王承恩扶着崇祯帝缓缓走到殿前的丹陛前,紫衣宫装宫女把御椅置于崇祯帝身后,已然虚弱的崇祯帝微微轻颤着龙体慢慢的坐下。
乾清宫始建于大明永乐十八年,其面阔九间,进深五间,高二十米,重檐庑殿顶。殿的正中有宝座,两头便是暖阁。
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,檐角置脊兽九个,檐下上层是单翘双昂七踩斗栱,下层是单翘单昂五踩斗栱,上面饰金龙腾云彩画,三交六菱花隔扇的门窗。
大半个乾清宫正处于雾气缭绕当中,显得有些凄凉。乾清宫的院里二百多年来,从来没有聚集过今天这么多宫人们,即便是一年难得的家宴也不外如是。
宫人们在崇祯帝还没有出殿时,还偶尔互相微声细语说话,一见崇祯帝出来了,便都静悄悄了。
御椅置于殿前宽敞的月台上,左右分置铜龟、铜鹤、日晷、嘉量,前面又置鎏金香炉四座,正中出丹陛,然后接高台御道与乾清门连通。
崇祯帝在宫人们面前,保持着一个帝王的尊严,神态语气和十几年来一模一样。脸上挥之不去的伤感和疲倦,但是宫人们按规矩是不能正眼看皇上的,所以都微微低着头,手紧贴在大腿旁。
大明事到如今,因万历、天启二帝长期不理朝政,以致法度废弛、君臣离心,崇祯继位以后,夜以继日十七年倾危难补,国事已不可为了。
崇祯帝端坐在御椅上,看着宫人们一时无语,因为自己愧对大明,愧对宫人们。崇祯帝坐在御椅上沈默了一小会,慢慢在王承恩的搀扶下站了起来,缓缓往丹陛前走了两步,因为不想坐着对宫人们说最后的话。那两名原来坤宁宫跟过来的紫衣宫女,就立在崇祯帝侧后两步远的地方,随时侍候。
崇祯帝的双目已经不像几年前那么有神了,此时面对宫人们谦和了许多。崇祯帝又想起自己下的第五次罪己诏,慎重的念了起来。
「朕嗣守鸿绪十有七年,深念上帝涉降之威,祖宗托付之重……」
崇祯帝每念一个字,都感觉有千万斤重,因为这些话崇祯帝实在是不想又必需说的,这是一个末代帝王的责任。
「朕为民父母,不得而卵翼之,民为朕赤子,不得而襁褓之,坐令秦豫丘墟,江楚腥秽,贻羞宗社,致疚黔黎,罪非朕躬,谁任其责?」
崇祯帝自责的心态,外人眼里是难以想象的,如今已经共下了第五次罪己诏了。崇祯帝一心想要重振大明,率领华夏民族过上更好的时日,但一年年下来,每一年却更让崇祯帝痛心绝望。一次次的无情打击,崇祯帝越来越感到疲累和惊慌,在这样的日子下。
「所以使民罹难锋镝,蹈水火,堇量以壑,骸积成丘,皆朕之过也。使民输驺挽栗,居送行赉,加赋多无艺之征,预征有称贷之苦,又朕之过也。使民室如悬磐,田卒污莱,望烟火而无门,号泣风而绝命,又朕之过也。使民日月告兇,旱潦存至,师旅所处,疫蔓为殃,上干天地之和,下丛室家之怨,又朕之过也。」
崇祯帝一直是一个很精明的皇帝,为了整个大明,勤政至深夜也不舍放下奏章案卷,常常朝乾夕惕废寝忘食。但对于大明子民的苦难是牢记于心的,时时念及,但是贼寇,烽烟四起此起彼伏。
「朕任大臣而不法,用小臣而不廉,言官前鼠而议不清,武将骄懦而功不举,皆朕抚驭失宜……」
崇祯帝这几日,一直不忘思考自己的罪责,并没有什么都推卸给臣子,知道大明不好,首先是因为皇帝没有做好。但这十七年来,一年不如一年,清兵三次兵临城下,更是弄得崇祯帝惊慌失措怒气沖天,最终错杀了袁崇焕,致使辽东战事江河日下,将士离心了。
「如今事已难振,逆贼已破内城,皇城亦将难保,朕已命侍卫死守皇城,朕命你们速速离宫各自避难,晚些难走了。」
宫人们一听皇上这话,都开始哭泣起来,哭声此起彼伏、伤心欲绝。一方面,逆贼杀进来不免遍地死伤,二方面,皇上在自身难保之时不忘低贱宫人们的性命而感动不已。
宫人们道:「皇上……皇上……呜呜呜……大明啊……呜呜呜……」
崇祯帝道:「你们听好,宫里面的东西还值几个银子的,你们都拿出宫外换些银子过活,要是出宫了,就不说是宫里待过的宫人,以免招来贼兵的杀身之祸啊。」
宫人们道:「启奏皇上,奴婢们生是大明的人,留到如今的宫人们都是不会走的,和紫禁城和皇上在一起。」
崇祯帝一听到宫人们的这话,鼻内强烈的酸楚起来,热泪从充满血丝的星目里留下,沾湿了龙袍。
崇祯帝道:「往日里,朕为了重振大明江山,节衣缩食,也让你们素餐寡水,难对宫人们了。」
宫人们道:「启奏皇上,奴婢们都是大明的臣子,为了大明,皇上都亏对自己,奴婢们何敢不苦。」
鼻涕从崇祯帝的鼻孔流出,也忘了去擦,双眼睁睁的看着这些忠心耿耿的宫人们。紫衣宫女轻轻用白色绢布替崇祯帝擦去,自己却也是泪流不止了。
崇祯帝强忍住轻声哭泣,站在丹陛前朝着丹陛下的宫人们伸出手,袖子内的手臂都在颤抖,不忍这些服侍多年的宫人们陪自己殉国。
崇祯帝道:「你们不走……等会逆贼快杀将进来了呀……」
宫人们都跪在丹陛前,虽然哭声一片,但是姿态依然得体,互相之间的距离保持得井井有条。
宫人们道:「启奏皇上……奴婢们都已商量好了……逆贼杀进紫禁城时……都跳那护城河里去了了……」
崇祯帝一听他们这话,羞愧得半转身子,不忍相看,眼角和王承恩碰在一起,满眼的痛心自责和绝望。
崇祯帝道:「你们都速速离宫,难道你们都抗旨吗?」
宫人们跪爬在御道的两旁,左右为难、种种姿态,但还是没有领旨,只是哭着跪爬在地上。
宫人们道:「皇上……奴婢们死都要和大明共存亡……和皇上共患难……大明啊……大明啊……呜呜呜……」
崇祯帝看着宫人们伤心欲绝的样子,感同身受,沈默片刻后从月台上慢慢走了下来,扶起身边就近的一名老宫人。崇祯帝记得这名老太监,他是从万历朝开始就在宫里侍候的老宫人了,崇祯帝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肩膀。崇祯帝又转头看看周围,有老宫人也有新宫人,但是脸上都是一副敢毅然面对生死的表情。
崇祯帝道:「朕啊……还有一些要做的事情……你们先都退下吧……」
宫人们一听皇上这句话,顿时哭声更凄惨了,此起彼伏绵绵不断,他们知道这是和皇上离别的最后时刻了。
宫人们凄惨的哭道:「皇上……皇上呀……大明呀……为何啊……」
崇祯帝摇晃着虚弱的龙体,仰面朝天,天色已经渐渐亮了,两行热泪又从眼眶里流了出来,眉头微蹙。
崇祯帝转身慢慢向乾清宫走去,两名紫衣宫女扶在他左右,崇祯帝的姿态和步子,已经像一个老人了,还不如王承恩走的稳。
王承恩见皇上回宫,自己的擦干凈了鼻涕,上前一步甩了一下佛尘,悲凉的看着丹陛下的宫人们。
王承恩尖尖的声音道:「皇上……回宫……」
宫人们一听这话,自觉反应的齐齐跪好,动作平稳的给崇祯帝齐齐磕头,这也是最后一次给崇祯帝磕头了啊。
宫人们道:「奴婢……恭送皇上回宫……皇上……万岁……万岁……万万岁……」
崇祯帝听着宫人们的话,内心更加的痛了。
崇祯帝的身影一步步离宫人们,越来越远,消失在乾清宫殿前的月台上了。
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
乾清宫,左暖阁。
崇祯帝靠在龙榻上,沈默不语,但是双眼中已现决然了。那两名紫衣宫女,端来了热好的素粥,几个人草草的吃过了。
崇祯帝转头看着王承恩,只见这个从信王府时就照顾自己的太监,年已六十了还不得善终,逆贼攻城的这几天更是衰老了许多。
崇祯帝道:「高起潜有什么消息,传回来?」
王承恩道:「皇上,高公公在逆贼围城前才急急去的山海关,怕是没有到达山海关呢,即便……」
崇祯帝道:「即便什么?」
王承恩道:「奴婢的意思是,皇上一直信任高公公,时下危机重重之时,派他去山海关监军。即便高公公到了山海关,想来也难以再控兵权了……」
崇祯帝道:「你是说吴三桂想反叛,见京师现在自身难保,不会听他的调遣了?」
王承恩道:「怕十有八九如此,先前早有招吴三桂早回京护驾,他以粮饷不足亏欠士卒久已,而迟迟不肯发兵,哄得朝廷又发过去许多银子,才说定会发兵救驾,只怕现在……」
崇祯帝道:「现在如何?」
王承恩道:「奴婢怕他吴三桂早就左摇右摆,与李自成或多尔衮暗通款曲了。」
王承恩道:「什么,这个贼臣,他敢,他全家还在京师,包括他的父亲吴襄。」
王承恩道:「皇上可还记得?洪承畴领孙传庭练出的秦兵,在辽东对抗清兵时,战败之后,吴三桂是跑的最快的一个总兵。」
崇祯帝道:「天亡我,大明啊,怎么尽是出这种恩将仇报的贼臣啊。」
王承恩道:「皇上息怒,依奴婢看来,眼下高公公不但难以达到山海关,就是真到了那山海关,吴三桂也不会交出兵权了。」
崇祯帝听见王承恩的话,气得咬牙切齿,恨不能撕裂吴三桂,早知道吴三桂是一个狼子野心的人,早不该启用他了。自己对吴三桂一家,可谓是恩荣并用已极,却不想吴三桂早就準备不顾家人的生死也要保自己的高官厚禄、荣华富贵。
王承恩道:「皇上,可要奴婢派人去吴家?」
崇祯帝摇头道:「罢了,朕什么也想开了,就是现在派侍卫去吴家,也怕早就人去楼空了……」
王承恩知道皇上不想再开杀伐,又想起另一件重要的事情皇上还没有开口,微微擡头看着这位侍候了三十四年的皇上,语带迟疑不肯快语。
崇祯帝见王承恩的样子,知道他要说什么重要的事情,用眼神怪罪了他一眼。
崇祯帝道:「但说无妨,恕你无罪。」
王承恩道:「紫……紫禁城……可要烧毁?」
崇祯帝听见这一句话,仿佛雷霆灌顶一般身子一惊,这立了二百多年的紫禁城传到自己手上,如今竟然要烧毁了吗?
崇祯帝沈默不语,转头看着这间暖阁,暖风徐徐舒人心神,龙榻边的台子上一盏烛光正微微摇曳着,两名紫衣宫女就站在三步之外按规矩低着头侍候,但听见她们轻轻的抽泣声。崇祯帝又转过头看着暖阁里的一切,这些事物难道都烧毁掉吗?这些可都是祖宗传下来的。
王承恩静静的看着皇上,等待着他的圣旨,因为现在时间万分紧迫,说不定下一刻李自成就会打到午门了。
崇祯帝思考良久,最后擡起头坚定的看着王承恩,摇了摇头。
崇祯帝道:「朕本应把紫禁城一把火烧了,但是如果逆贼见朕烧了这紫禁城,不免会在京师大开杀戒,那样不管宫里宫外,必将鲜血洗地了。」
王承恩没有想到皇上会如此作想,有些意外,双眼湿润的看着皇上,双唇紧闭忍住哭声。
崇祯帝道:「朕更有话留给那逆贼,如果烧了这紫禁城,那话定是没用了。」
王承恩低声抽泣,用袖口擦泪,鼻子抽了两下,不敢问皇上要留什么话给那李自成。
这时,四人都沈默不语,都痛心的哭泣起来,就连站在宫外侍候的乾清宫人的哭声也隐约传进暖阁来。
大明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勤奋打理朝政的皇帝,虽然不说多有才,但对大明来说是一个中兴的好兆头,但是国事已不可为了,崇祯帝尽心尽力空忙了一十七年。
王承恩道:「皇上,奴婢已备下,白绫药酒,随时愿和皇上共赴国难。」
两名紫衣宫女道:「奴婢们亦愿同往,紧随皇上。」
崇祯帝感动道:「朕领受心意,你们还是快快离宫吧!」
王承恩听见皇上这话,立即跪拜在龙榻前,重重的磕了一个头。两名紫衣宫女也齐齐跪拜与龙榻前,此时,宫人们的可贵气节一览无余,比那些躲在家里等朝代更替的人强太多了。
王承恩道:「皇上,奴婢誓死追随皇上啊。」
崇祯帝看着龙榻前跪着的三人,脸上露出难得的欣慰苦笑,没有想到最后还有人愿意追随自己共赴国难,一个是服侍自己三十四年的太监,另两个还是大约十八九岁的年纪之人。
崇祯帝自己知道,已经到了最后关头了,脸上已经是一副坦然镇定之色,身子也不再因为害怕而颤抖,因为已经把死亡看淡了。
崇祯帝道:「王承恩,你服侍我朱家六十年,就再陪我去一个地方吧。」
王承恩听见皇上此话,知道皇上可能是不想在宫里了结性命,而是定好了其他地方。但不管是去那里结束人生,王承恩都将追随在皇上的身旁。
因为,王承恩已经追随大明朝一辈子了啊!
王承恩道:「奴婢……遵旨!」
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
崇祯帝命人招来皇子们,一番安抚后,派人保护着皇子们藏于民间,借机逃回江南,再重振大明。
然后一个人胸藏一把锋利的匕首,走出乾清宫,往左边的夹道走去,夹道的尽头是昭仁殿。与周皇后生的小女儿今年六岁,长相秀丽、活波可爱,正养在昭仁殿中。因为年纪太小,还没到封号的时候,所以宫里的宫人都称她为昭仁公主。
崇祯帝万般无奈的来到昭仁殿的丹陛前,徘徊了一会,最终下定决心决然的登上了昭仁殿的丹陛。眼里露出一股杀意,杀意中更多的又是无奈和悲凉。
侍候昭仁公主的奶母和几个宫女们正在殿中留着眼泪轻声抽泣着,昭仁公主年纪小什么也不懂,身穿一身十分可爱的红色宫装,螓首上盘着飞仙髻,左右各插着一根银制的步摇,步摇上垂下的两条金珠正闪闪发光。昭仁公主正拉着奶母的衣角,闹奶母与她一起玩耍。
嘴里发出稚嫩的声音:「羞羞,哭哭哦。」
这时忽然听见皇上驾到,宫人们连忙簇拥着主子昭仁公主一齐出来跪地接驾,奶母和宫女们跪在昭仁公主的身后,低着头抽泣着。只有奶母不忍心的看了几眼昭仁公主,便也无奈的低下了螓首。
见到宠爱自己的父皇,昭仁公主喜出望外,正在学习宫中礼仪的公主用着优雅又幼稚的步伐走向崇祯帝。昭仁公主并不知道自己接下来的遭遇,反而双眼射出活波可爱的目光,想象着父皇又带了什么礼物给自己。
昭仁公主完全看不懂崇祯帝眼里的杀气,只知道见着了自己的父皇,便最开心了,对着崇祯帝行了一个优雅的欠身礼。嘴里发出稚嫩童气的声音:「父皇,万岁,万岁,万万岁。」
崇祯帝沈默着蹲下来,抱起了昭仁公主,公主靠在崇祯帝的臂弯里,双手搂住他的脖子,对着崇祯帝用十分可爱稚嫩的声音不停的叫着:「父皇,万岁,礼物……」
崇祯帝道:「父皇对不起你,下次再带礼物来,父皇……」
昭仁公主稚嫩的声音:「不嘛,要礼物……」
崇祯帝一手抱着昭仁公主,一手从怀里摸出锋利的匕首,对準了昭仁公主的背心,而公主还在抱着自己的脖子,玩闹着要礼物。
昭仁公主:「你们哭哭,羞羞哦。咯咯……」
昭仁公主话音未落,崇祯帝已经用锋利的匕首用力刺入了昭仁公主的背心,刺穿了她的心房。
昭仁公主:「啊……啊……嗯嗯……痛……父……呃……呃……唔……」
昭仁公主螓首一歪靠在父皇的肩膀上,死在了崇祯帝的怀中,崇祯帝悲痛欲绝哭喊出来,紧紧搂住自己的皇儿,哭声震惊乾清宫。昭仁公主年才六岁,还是一个孩子,却遇到了国破家亡的时刻。
崇祯帝哭喊道:「为什么,为什么啊,人间为何会如此残酷……」
奶母和宫女们抱在了一起,也都生无可恋的大哭了起来,一时昭仁殿里充满了悲惨的哭声。
崇祯帝双手紧抱住昭仁公主道:「皇儿,朕就来寻你们,一起在地下团聚。」
一会,崇祯帝感觉昭仁公主稚嫩的身子,渐渐转凉了。
崇祯帝的心也如死了一般,麻木了。
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
四只用龙头短棒打着的羊角宫灯,被拎在空中发着微光,四周雾气很重,天色依然灰蒙蒙的,虽然也该算清晨的时候了。但是攻城的炮声此起彼伏,声响越来越近了。
王承恩扶着崇祯帝上了御马,遣散乾清宫里的宫女太监们,只允许王承恩一个人跟在马后。
在即将走出乾清门的时候,崇祯帝忽然回头看着庄严的乾清宫,已经住了十七年了,以后再也见不到了。宫女太监们都跪在乾清宫的院里,死都不愿意离开,目送着崇祯帝离去,哭声一片,在四周雾气的烘托下,凄凉无比。
宫人们:「奴婢们给皇上送驾!」
崇祯帝听着宫人们送行的话,骑着御马出得乾清门,一时不知道是向东还是向西,大脑一片空白了。沈思片刻,向东走,到内左门向北转,再向东方向的永巷走去。
永巷两边是高高的红墻,墻的后面是层层叠叠的宫殿,殿间雾气浓重。
崇祯帝骑着马一路往玄武门方面走去,王承恩一个人孤零零的跟下在马后,往日里那前呼后应、华灯蜂拥的场面,如今没有了,只有单独的马蹄声滴滴答答的回响在紫禁城。
几个宫女太监远远的跟在后面,边走边哭泣着目送崇祯帝出了玄武门,守门的人早就逃散了。那几个宫女太监对着玄武门的方向给崇祯帝最后磕了三个响头。
宫人们道:「奴婢们给皇上送驾!」
天色更亮了,街上没有一个人,静悄悄的。但是对崇祯帝来说,这样反而更好,因为不会有人看见自己的行蹤,这样就不损自己的皇帝尊严了。
崇祯帝出了玄武门,停住了御马,又回头看看了高阔的玄武门,回响起很多事情,好生难过。
崇祯帝转回头,骑着马又穿过北上门再过石桥,大路上一个人影也没有,想必都躲在家中等待各自的命运,只有攻城的炮声和杀喊声在远处响着。
再往前走,煤山的万岁门便出现在眼前,崇祯帝扭头左右看了看,还是没见有人,就和王承恩赶紧穿过万岁门进入到煤山的院里。
王承恩一直静静的跟在崇祯帝的马后,到这个时候才知道皇上是选择了煤山。
扶着崇祯帝下得御马来,王承恩还是沈默无语,因为他知道最后的时刻要让皇上一个人决定,自己不能插嘴。
崇祯帝仰头看看煤山,林木茂盛,一条蜿蜒崎岖的小路时隐时现通向主峰,处在雾气缭绕间,凉风阵阵不停向两人刮来,让人倍觉清冷。
崇祯帝径直向小路走去,王承恩默默的跟在他的身后,他知道皇上这是要到山上去。
崇祯帝道:「煤山顶,是京师最高的地方,朕想再看看这守了十七年待了三十四年的地方。」
王承恩听完强忍住心情和泪水,回头看了看那匹在煤山大院里正吃草的御马,御马并不知道以后再也见不到主人了。
两人一路披荆斩棘往山顶走去,树上受惊的鸟儿悲鸣着四散飞走了,树下吃草的梅花鹿听见响动,也跑向了远方。
不知道是不是天地震动,阴云布满了天空,天色依然灰蒙蒙的大亮不起来。两个人的小小身影一步步艰难的往主峰上爬,说艰难是因为道路失修,坎坷非常,杂木丛生勾勾拌拌的,每走几步就被枯枝杂木挡住了去路。
两人的袍服一会就被枯枝杂木划开了口子,崇祯帝不顾龙袍的好坏加快了脚步往主峰上走去。王承恩见到路途艰难,怕草木伤着了皇上,想要走在前面,虽然按规矩任何人是不能走在皇帝前面的。
王承恩道:「皇上,让奴婢走在前,为皇上护驾。」
崇祯帝站住了脚步,回过头了,脸上从容的看着王承恩,竟然淡淡微笑了一下。
崇祯帝道:「朕的路,只能朕自己走下去。」
王承恩道:「奴婢遵旨,皇上你小心些,奴婢就紧随您后边。」
崇祯帝回过头继续往前艰难的走去,金枝玉叶的双手不知道折断了多少根挡路的杂木枯枝,被割伤划伤,然而不觉得痛了。身上的蓝色龙袍被划破了一道道口子,也不在意了。
崇祯帝一个不小心跌倒了,被王承恩急忙扶起,但是左脚的红鞋被挂下滚落了山坡。
王承恩喘着气道:「皇上,待我去为您寻得红鞋。」
崇祯帝摇头道:「罢了,罢了,不要也罢了。」
王承恩听见崇祯帝如是说,便也作罢,可惜皇上现在只有一只脚穿鞋了。
一会,两人终于到达主峰的亭子,这里稍显平坦,崇祯帝终于松了一口气,好像已经完成了一半重要的事情一般。
但是两人的脸上身上都被枯枝烂叶弄脏了,如果不是穿着龙袍,谁也认不住这是大明的皇上。手因为不停的拨弄折断树枝开路也破了皮,已经出血了。两人身上的袍服都被树枝划破了很多大口子,已经不成型了。
但是两人的脸上已经镇静下来了,展现一种平静的姿态,不再哭也不再惊慌失措。
王承恩歇了一口气,赶忙进入亭子里,卷起自己的袖子把亭内环凳的一块地方擦干凈,好让皇上的就坐,毕竟皇上一定累了。待擦干凈了环凳,王承恩回头看向皇上,只见崇祯帝正了望着山下不远处的紫禁城,里面那大小七十多座宫殿,居高临下看过去,层层叠叠、密密麻麻的,好不壮观、好不富丽堂皇。
紫禁城是一座长方形城池,南北长九六一米,东西宽七五三米,四面用十米的高墻围成,城外更挖出宽五十二米的护城河。紫禁城内部,分为外朝和内宫两部分,外朝的中心是三大殿,内朝的中心是乾清宫、交泰殿、坤宁宫,统称后三宫。
故宫宫殿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,午门、三大殿、后三宫、御花园、玄武门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。并向两旁展开,南北取直,左右对称。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,而且南达永定门,北到鼓楼、钟楼,贯穿了整个京师。
崇祯帝久久的端详着紫禁城里的每一块地方,那里面都留下的自己的脚步,也留下过祖祖辈辈们的脚步,崇祯帝多么希望这是一场恶梦,醒来以后是天下太平啊。可惜,逆贼的兵马应该直向紫禁城来了吧。
王承恩见皇上不坐,自己也不坐,尽管自己也很疲倦了,但是想着一会儿什么都不存在了,脸上反而轻松平静下来。自己已经活了六十年了,追随皇上登上皇位,灭了魏忠贤,几次几乎剿灭闯贼和击败清兵,临死还能和皇上一起,王承恩心想,自己的人生已经没有遗憾了。
崇祯帝双眼流出热泪,了望向更远方的西城、东城和外城,不论哪个地方都是烽烟四起的景象。崇祯帝不敢想象逆贼的兵马此时正在做些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,而摇着头。
崇祯帝披着的长发,在上山的这一路上勾勾拌拌,已经杂乱不堪了,脚上只穿着一只红鞋,身上的蓝色龙袍已经破破烂烂了,这还是往日里哪个大明皇帝吗?
城里一处突然火光冒气,新乐侯府和巩驸马府已然烧了起来,这两座府邸最接近崇文门,若是贼军攻破崇文门,必将先劫烧这两府。崇祯帝心想,应该是新乐侯和巩驸马等不到宫中举火,先举火全家自焚了。
崇祯帝道:「等朕,朕就来和你们一起了。」
王承恩见此时天色已经大亮,远处的炮声杀喊声渐近了,担心贼军在紫禁城找不到皇帝而寻到煤山里来,那样就不好了。
王承恩道:「皇上,事不宜迟了。」
崇祯帝听见王承恩的催促,心神从回忆往事中抽回到现实,发丝散乱的贴在刘海前被凉风吹动着。
两人倏地听见,紫禁城里传来异常的人声,一定是贼兵已经杀进紫禁城了。只见许多的宫人从玄武门里哭喊并惊慌失措的跑出来,在玄武门外徘徊交流了一下,便各自寻个方向逃命去了。
两人再低头一看,一些宫人们跳进了护城河里殉国,河面上已经漂浮着几十具形色各异的尸体。这些人本来可以不用跳河的,可能他们一方面是为了殉国,另一方面是也无家可回、无处可去。很多宫人都是被卖进了紫禁城,不是孤儿就是被遗弃,紫禁城就是他们唯一的家了。
崇祯帝哭道:「朕,愧对大明,愧对紫禁城里的宫人们吶。」
崇祯帝亲眼看到如此惨烈的景象,如梦初醒,已经平静的心理又起波澜。见识到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是怎样的后果。如果一个国家贫弱,那么必然就会被其他强国虎视眈眈而侵略连连。
崇祯帝知道再没有多余的时间了,本来还想多看看大明二百多年的江山,可惜转眼贼军已经杀进紫禁城了。
崇祯帝卷起袖子,擦干眼泪,脸上是愤怒又屈辱的表情,虽然愤怒但又无奈,虽然屈辱但又无助。吴三桂空有数万兵马,左良玉更是空有几十万兵马,但是皇上自己竟然被逼死。
崇祯帝站在亭子边,向四周看去,只见不远处有两颗古槐树,一大一小,便缓步走到了大槐树下。
崇祯帝擡头看着槐树有一支横向向南的树枝,高度应该合适,崇祯帝边看边从怀里拿出準备自缢的丝带,和王承恩一起把丝带系在了树枝上。
崇祯帝又看向小槐树,那树枝也有一人多高,怕王承恩一个人系不上去,两人于是又来到小槐树下,也系上了一条一模一样的丝带。
崇祯帝道:「全靠大槐树旁还有一株小槐树,田贵妃生前爱和朕来这煤山散步,于是朕记得有这一株大槐树……」
王承恩失声痛哭道:「皇上……皇上……呜呜呜……」
崇祯帝用手抚摸小槐树,脸上充满感情,观摩了一下,再看向王承恩,深沈的微笑了一下。
崇祯帝慢慢道:「没想到,还有一株为你準备的小槐树啊,我们君臣可以一起……」
王承恩哭道:「皇上,奴婢来生依然跟随皇上。」
崇祯帝道:「来生,还有来生吗?还能重新来过吗,呵呵。」
一阵阵凉风吹无情的刮来,两人浑身倍觉清冷。崇祯帝落寞的转身一步步走回大槐树下,只见四下并无石头可供垫脚一时有些惊慌,原地转了几圈也没有发现,狼狈的样子悲凉无比,要是死不成被贼军擒获可就不好了。
王承恩见此,立刻跪爬下来,一步步爬到崇祯帝身旁,头一擡看着满头乱发可怜兮兮的皇上,心里万般难受,但是泪好像已经流干了,眼睛干疼的很。
王承恩道:「皇上,请用奴婢的背,踩上来吧。」
崇祯帝看着跪爬在脚下的王承恩,这年已六十的老人,可谓是为了自己付出了一生了。沈默了一下,别无选择的崇祯帝一手抓住系在树枝上的丝带,先是一脚踩在王承恩的背上,待踩稳以后,见王承恩没有叫唤什么,另一只脚也踩了上去。
王承恩见皇上已经自缢就绪了,六十岁的身子骨忍着痛楚承受一个成人的重量,顶着大明的皇帝,四肢用最大的努力稳定身子不动摇分毫。
王承恩道:「皇上,奴婢快要支持不住了。」
崇祯帝听见王承恩的话,心里万分惭愧,自己竟然沦落到这步田地,还需要人帮助自己自缢,这是何其大的屈辱羞辱啊。
崇祯帝道:「快了,快了,我马上去了。」
崇祯帝不甘心的再望了一眼紫禁城,天色已经大亮,雾气也消散不少,看得比先前清楚了许多。
崇祯帝道:「朕知道每一个太监,都想有自己的孩子,朕知道你一直把朕当成你的孩子一般……」
崇祯帝踩在王承恩的背上,用双手抓住丝带,双脚颤抖着,慢慢把头放进丝带的套子里。
王承恩听到崇祯帝说出了自己长久的心事,感动得哭出声来,不知道哪来的动力,把身子平稳得更稳了。
王承恩道:「皇上,奴婢没有这样的想法,这是对皇上的大不敬之罪啊。」
崇祯帝这时平静了下来,最后稍微低下头,最后看了一眼这个侍候了自己三十四年的人,嘴角露出了最后一个苦笑。
崇祯帝释然道:「朕,先行一步……」
崇祯帝用力去蹬王承恩,想要蹬倒他,但是王承恩的身子不舍得离开他的脚。
王承恩道:「皇上,奴婢舍不得皇上啊,奴婢愿为皇上死千次,也不愿意皇上如此啊,啊呜呜呜。」
崇祯帝喊道:「田妃,朕来了。」
崇祯帝再次用力蹬王承恩,这次终于把他蹬倒了,披着发的螓首闭上了眼睛,松开了抓住丝带的双手,悬挂的身子便倏地落了下去。
王承恩被蹬倒以后,急忙转过身来,擡头看了一眼崇祯帝,他的身子在空中猛的抽搐晃动着。王承恩忍住救下崇祯帝的沖动,但是救下来又怎么样呢?知道皇上自缢是必然的也是最好的选择,于是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袍服,然后面对崇祯帝,跪伏在大槐树下给崇祯帝磕了三个头。
一会儿后,王承恩再也没有听见头上有动静,便慢慢擡起头来,见崇祯帝已经静静的挂在空中,不在动了。这时,风也突然停了,雾也散了,天也大亮了,崇祯帝却走了……
他走了,无奈的留下了大明的烂摊子,崇祯帝已经尽力了。
王承恩看见挂在空中的崇祯帝死状,凄惨无比催人泪下,自己终于放声哭喊了出来,跪在地上的腿往前一步步挪移到崇祯帝的身边,沾着泥的双手抱住了崇祯帝的腿,他光着的左脚上沾满了泥土,右脚穿着一只脏兮兮的红鞋。身上的龙袍已经被树枝划破多处,披头散发遮住了自己的脸。
王承恩哭喊道:「呜呜,皇上,奴婢这就来陪您。」
王承恩哭了一会,好不容易站了起来,因为跪久了浑身疼痛特别是膝盖,但听见紫禁城里的异常人声越来越大也越来越近了。
王承恩不忍多看崇祯帝的样子,自己慢慢的走到了小槐树下,由于身高不及丝带套子,于是在小槐树周围寻找石头。一会儿终于找到一块,慢慢的抱在怀里,一步步的走回小槐树下。
王承恩置放好石块以后,轻轻踩在石块上,不舍留恋的最后看了一眼风中挂着的崇祯帝,留下最后两行精忠报国的热泪。双手抓住丝带,把头放了进去。
王承恩:「皇上啊,皇上,奴婢也来了。」
王承恩决然的用力蹬倒石块,自己的身子往下一沈,两手放开丝带,在空中抽搐了一会,也不再动了。
崇祯帝离开了他奋斗十七年的大明,王承恩也紧随其后,伴着他,一起殉国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