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二姨和母亲的注视下,男人把他和苏家三姐妹的关系,从大姐那儿开始,一五一十,毫无保留地叙述了个彻彻底底。叙述中,母亲的眼神始终没有什么变化,她只是一直的,专注地看着自己的儿子,谁也无法知道她此时在想些什么。
二姨……
当男人说起大姐,说到思萍的时候,二姨那原本专注而严肃的眼神,慢慢地开始变得柔和,隐隐中还传递出一种发自内心的欣慰。可是当二姐、当小妹,一个个从男人的叙述中走出来的时候,二姨的眼神从震惊,到呆滞,当不可自制的泪水从她的眼角慢慢地开始滑落,她那已经开始痉挛的手指,也在男人手臂的肌肉上下意识的,一下、一下的撕扯着……
流泪,是为谁?撕扯,又是为谁?当心被揉碎了的时候,这些,就都不重要了!
二姨在心痛到碎了的时候,选择了流泪和沉默,而那一直坐在她身边的母亲也是——自己生下了儿子,刚刚一满月,自己就象一个小猪崽儿一样的,把他丢给了自己的姐姐,让她来承担本该属于自己应尽的那份责任。千辛万苦的,二十年如一日的姐姐,再一次和自己见面的时候,交给自己的,是一个健壮的、活生生的大儿子!
只是……只是这个当年的小猪崽子,在长大以后,还没有去报那厚若皇天的养育之恩,,却已经把人家院子里养的千宝万贝的三朵娇嫩嫩的鲜花,接二连三的、一个不落的给拱了个遍!这个时候,面对自己的姐姐,你……还是选择沉默吧!
自己一个人躺在床上,男人呆呆地看着房顶,想着心事……
自己和苏家三姐妹的事,他早就想找个机会向二姨坦白。对于在今天这个不是机会的机会的时间里,把它说出来,那是因为——男人的姨夫苏秀山祖籍在安徽省的徽州。
说起徽州,就不得不提起徽州的商人。据说在徽商处于鼎盛时期的时候,商人的财富是以金象、金牛、金狗来划分的。而徽州苏家也是徽商中的一份子,他们所累聚的财富,介乎于金牛与金狗之间。但是更看中在仕途发展的苏家,为人保守,也更含蓄,因此,在徽商财富排行榜上,并没有苏家的名字。
在历史的车轮扬起的烟尘里,徽商没落了。然而,以保守着称的苏家却借机行事,经过几年的準备,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北上、溶入了后来居上的晋商行列。一部分人南下,去和阗商一起打拼。
当战火的硝烟又一次燃遍中华大地,积累了巨大财富的苏家,先到上海,取道香港,然后辗转美国,在硝烟散尽的时候,他们凭借着南下时所开辟的通道,分三批定居在东南亚的泰国、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。
只是时至今日,在经商上如鱼得水的苏家,却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危机——那就是,在苏家正统的族亲里,男丁匮乏,眼见着偌大的家业就要后继无人了。
苏家的人保守,也传统。这样的人群总是恋家,总是思念故土,也从来不缺乏爱国热情。当他们的祖国在外夷蹂躏下处于水深火热的时候,远离战火的他们出钱物,也出人力。
苏家当年的长子苏明启,身携巨款和一个报国之心,毅然回国,投身到那一场轰轰烈烈,挽救民族危亡的战斗中来。时光流转,战火中的斗士有了自己的爱情,有了自己的儿子、女儿……
时光再转,当战火的硝烟已经散去,迎接从战场上归来的斗士的,却不是给予英雄的鲜花和掌声,而是几年之后的那一场莫须有的政治风暴……
苏明启和妻子被迫害致死,一双儿女也随着那场上山下乡的洪流,来到了草原,来到了美丽迷人的锡林郭勒。儿子苏秀山被分配到西乌旗的阿尔山公社,女儿则被分配到了吉林牧场……
可能有人看过老鬼大大写的那部《血色黄昏》,也知道了当年吉林牧场的那一场大火,夺去了许多知青的生命。我想说的是,请记住一个姓苏的女孩,她是苏家三姐妹的姑姑,她叫……
东南亚苏家,目前的掌门人是已经九十四岁的于淑德女士,当年她老人家送子报国,在几年后,得知有了长孙的她高兴万分。在长孙苏明启八岁的时候,她老人家历经数年挑选,终于在苏家外戚里为长孙订下了一门亲事,并把那个女孩接到了自己身边……
只是谁也没有想到,政治的选择,把期盼的天空,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封闭了起来,老人为孙儿订下的亲事,在一瞬间成了遥不可及的等待。然而,保守与传统,却让那个当年被选中的女孩在等待中长大,几十年如一日的陪在老人身边,从豆蔻年华,到青春靓丽、和今日的红颜已经不在!
当政治不再成为期盼的阻碍时,姨夫所作的选择是——回去,接管苏家、和迎娶等待了他四十年的新娘。留下,与现在的妻儿携手百年。
二姨也面临选择——要么留下,和自己从十八岁就嫁给了他的男人分手,从此天各一方;要么就象自己男人的奶奶带来的暗示那样,和男人一起回去,去接受一个另外的身份,俗称——做小。
儿女们也面临着选择,如果父母分开,是去是留?
苏家的传统与保守,使姨夫必须选择回去。『我为什么要去做小!?』没有太高文化、却异常倔强的二姨坚决的留下。两个人异常平静的选择了自己都认为是对的选择后,子女们也……男儿随父,女儿从母。